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0
0

影片心得分享系列 第 1

什麼是生成式 AI?它與傳統醫療 AI 有何不同?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前言:AI 正在重塑醫療世界

當我們談論人工智慧在醫療的應用時,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影像判讀、診斷預測模型或是電子病歷系統中的推薦引擎。但隨著 OpenAI 的 ChatGPT、Google 的 Med-PaLM 等生成式 AI(Generative AI)技術的快速發展,一種截然不同的 AI 應用方式正在浮上檯面——讓 AI「說話」、「寫字」、「生成內容」來協助醫療從業者與病人。那麼,生成式 AI 究竟是什麼?它與傳統醫療 AI 有何不同?今天,我將從這些問題開始這趟 30 天的技術旅程。

什麼是生成式 AI(Generative AI)?
生成式 AI 是一種能夠「創造內容」的人工智慧技術,典型應用包括:
1.文字生成(如 ChatGPT 回答問題、寫報告)
2.圖像生成(如 Midjourney、DALL·E)
3.音樂與影片生成(如 Suno、Runway)
這類模型的核心通常是大型語言模型(LLM),例如 GPT-4、PaLM、LLaMA 等,這些模型透過大規模文本訓練,學習語言模式與知識關聯,進而生成類似人類撰寫的內容。
關鍵點:生成式 AI 並不是單純的資料查詢,而是模擬理解語意、邏輯與知識關聯後產出內容的模型。

傳統醫療 AI vs 生成式 AI:哪裡不同?
簡單來說,傳統醫療 AI 是「讓機器判斷」,而生成式 AI 則是「讓機器說話」。這種能力在醫療環境中,意味著它可以擔任助手、解釋者、甚至是溝通橋梁。

為什麼生成式 AI 在醫療中開始受到重視?
以下幾點是近年生成式 AI 被快速導入醫療領域的原因:1.醫療資訊太多太雜:病歷、影像、實驗室報告、臨床指南、期刊文章,醫生常常資訊過載。AI 可以幫忙過濾與整合。
2. 時間成本高:醫生平均花近一半時間在文書處理(如病歷撰寫、病人說明等),生成式 AI 可加速這些流程。
3. 病人理解困難:許多病患無法理解複雜醫學術語,AI 可協助簡化說明與衛教。
4. 語言模型已進步:以 GPT-4 為例,已能通過美國醫師執照考試(USMLE),顯示語言模型已具備醫學語義理解潛力。

但也不能太樂觀...
生成式 AI 雖然有潛力,但風險也不少,像是:
幻覺問題(hallucination):生成錯誤但語氣堅定的資訊,容易誤導病患或醫護人員。
缺乏責任歸屬:AI 建議錯誤時,誰該負責?
隱私問題:醫療資料訓練與應用過程中如何確保個資安全?
倫理爭議:病人是否有知情權知道診療資訊由 AI 產出?
這些問題將是我後續幾篇文章會深入探討的重點。

📌 小結

今天這篇我們先釐清:
1.生成式 AI 是什麼?👉 是能創造內容的 AI(如 ChatGPT)
2.它跟傳統醫療 AI 最大的不同 👉 從判斷 → 溝通與生成
3.為什麼生成式 AI 對醫療產業重要 👉 解決資訊、溝通與效率問題
4.但也有風險 👉 錯誤資訊、責任、隱私與倫理爭議


系列文
影片心得分享1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